图书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,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。了解图书的一些基本知识,有利于检索与利用,下面就图书分类方法、图书馆目录、计算机检索三方面作些介绍: 

    
一、图书的分类 
   
读者要迅速地借阅到图书,必须了解和熟悉图书馆的图书分类,任何一个图书馆,不论其藏书有多少,都必须对藏书进行组织和加工整理,才能为读者所利用。 
   
所谓图书分类,就是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或其它特征,把图书馆藏书予以一一揭示,并将它们系统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。

    
图书经过分类后,同一类的图书聚在一起,组成一个系统,不同类的被区分开来,性质相近的互相联系在一起,使图书同其所同,异其所异,各有归类,集中反映各类图书的大致内容,读者要借阅哪方面的图书,便可按类寻找,并从分类的体系中了解到内容相近的其他图书,从而扩大了查找范围。

    
图书分类不是凭空地进行的,而必须有一个依据,这个依据就是图书分类法。它的表现形式是图书分类表。只是人们习惯上把图书分类表叫图书分类法。其中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》简称《中图法》,是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使用的一部图书分类法,本馆也采用这种分类方法,下面就此作一些简单介绍。

    1
、基本部类为:哲学、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、综合性图书四个部类。
    2
、基本部类下分为22个大类:
    A  
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
    B  
哲学
    C  
社会科学总论
    D  
政治、法律
    E  
军事
    F  
经济
    G  
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
    H  
语言、文字
    I  
文学
    J  
艺术
    K  
历史、 地理
    N  
自然科学总论
    O  
数理科学和化学
    P  
天文学、地球科学
    Q  
生物科学
    R  
医药、卫生
    S  
农业科学
    T  
工业技术
    U  
交通运输
    V  
航空、航天
    X  
环境科学
    Z  
综合性图书


    
二、图书馆目录
    
图书馆目录是揭示、识别和检索馆藏文献的工具。包括相关图书资料的索书号、书名、著者、出版者、收藏处所、内容提要等项目,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次序编排组织图书,供读者宣传和介绍藏书、指导阅读,提供藏书的检索途径,报道藏书的有关信息的一种工具。
    
本馆提供题名目录、责任者目录、分类目录、主题目录检索。
    
题名目录,即书名目录,是根据文献题名(书名)来揭示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内容,回答读者从文献题名查找文献的各种问题。

    
责任者目录,即著者目录,是按照责任者(包括个人、机关团体或会议等)的姓名或名称的字顺组织而成的目录。它从责任者姓名、机关团体或会议名称方面来揭示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内容,满足读者从责任者方面查找文献的各种要求。

    
分类目录,是按照文献内容的学科体系,根据图书馆采用的图书分类法的类目顺序组织而成的目录。它依照知识门类的系统来揭示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内容,即将馆藏文献依照知识门类加以系统化,从而显示某一知识门类包括些什么范围、某一科目或某一问题都有些什么文献,回答读者从一定知识门类方面查找文献的需要。在分类目录里,还可以显示出某知识门类与其它知识门类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,从而为科学研究进一步提供有关的线索。

    
主题目录,是按照文献所研究的对象——主题的字顺组织而成的目录。它从内容的题材方面来揭示图书馆的文献中所包含的各个主题,反映关于某一个主题都有些什么文献,回答读者从内容的题材方面查找文献的问题。


    
三、计算机检索
   
计算机检索的对象主要是有关的文献资料。即把文献的题名、著者、分类号、主题词或关键词、内容提要、文献出处等内容存贮于计算机中,并组成一定结构的数据库,读者通过查询检索,即可以得到所需的文献资料信息。 

   
读者可通过所需要文献的题名、著者、主题或ISBN号输入到相应位置,点击搜索,即可显示所需文献的目录信息,是否在馆,在馆的哪个书库,书库的什么位置。

   
例如:《京华烟云》一书,您可在书目查询处,选译题名查找途径,在题名处输入京华烟云后点击搜索,系统会提示您此书的索书号为I246.4/71,便可根据这个索书号,在书库的相应位置找到此书。

   
我们图书的排架原则是从左至右,从上到下,依据数字大小,从小到大依次排列。
   
例如:《京华烟云》的索书号I246.4/71,会排在索书号为I246.4/70的右侧,I246.4/72的左侧。